初读《安娜卡列尼娜》,综述基本印象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交活动也是如此。愉悦心情,丰富经历,这是社交带来的好处,但坏处是打乱生活节奏。这一点对于需要静心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个挺大的问题。好歹已推掉了大多数不必要的社会活动,克服这一困难,全力钻研写作还不太难。 ……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社交活动也是如此。愉悦心情,丰富经历,这是社交带来的好处,但坏处是打乱生活节奏。这一点对于需要静心写作的人来说,是一个挺大的问题。好歹已推掉了大多数不必要的社会活动,克服这一困难,全力钻研写作还不太难。 ……
十九世纪二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是俄罗斯文学的黄金时代,出了普希金、果戈里、托尔斯泰、契诃夫、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和高尔基等文学大师,留下《战争与和平》、《死魂灵》、《安娜卡列尼》、《猎人笔记》和《罪与罚》等瑰宝级巨著,至今畅销不衰。 ……
《堂吉诃德》写到这里,作者疲惫不堪,读者也有点累。但事情总要有始有终才好,因此安排一个适当结局很有必要。
在堂吉诃德被装入木笼,抬到牛车,几个人簇拥着向家里走时,桑丘认出化装成魔鬼的人是本村的神甫和理发师。他明白把堂吉诃德送回家的重要性,没有说破,只是跟在后面走。 ……
这是托尔斯泰六十岁时写的一部中篇小说,也是他最具有艺术性、最完美、最成熟的作品之一。我初读了一遍,本来要等到《堂吉诃德》精读结束后再写书评,但联想到许多事情,不吐不快,今天就略谈点感想。
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一些人的先进事迹:无私奉献,整日忙于工作,顾不得老婆孩子 ……
塞万提斯用“孤岛手法”将十拨人汇聚到小客栈,成全了三对恋人,让失散多年的兄弟相认,还插入两篇唯美的中篇小说,但在45章峰回路转,再次陷入打斗场面。这个混战场景写得很棒,也是整篇小说的高潮部分。之后,人们开始散去,并向小说结尾过渡。
在44章结尾,被堂吉诃德夺去铜脸盆的理发师也来到小客栈 ……
塞万提斯写到这里,已开始表现出疲态;只要能把童话继续下去,就顾不得情节合不合理了。
战俘讲完故事后,又有一波人来到客栈。这是一位颇有地位的法官,带着十六岁的漂亮女儿,要去墨西哥就职。众人出来看稀奇,战俘竟然发现这个人是自己的弟弟。他不敢直接上前相认,先让神甫帮着确认一下,怕自己卑贱的处境不受待见。 ……
塞万提斯将陆续来到小客栈的三拨人安排在一个长条木桌上吃晚餐。大家请堂吉诃德坐了上首位。
堂吉诃德讲了一段文人与武士的贫富观,赢得众人喝彩。大家都觉得他如果不谈骑士,在其他事情上还是很有见地。 ……
塞万提斯在36章又安排一波人汇聚到小客栈,其中就包括露丝辛达和费尔南多。原来,露丝辛达拒婚后逃到一家修道院,打算在此了却一生。费尔南多百般打听,终于获得露丝辛达所在的地方。他带了几个人,从修道院把露丝辛达劫走。在返家途中恰好路过小客栈。 ……
堂吉诃德主仆二人,神甫和理发师,以及因爱情受挫躲进深山的卡尔德尼奥和美女多洛苔亚一起走进小客栈。堂吉诃德与桑丘仍被安排到上次挨过揍的阁楼,但店主在确信能得到付费的情况下改善了住宿条件。
35章以后,塞万提斯为了防止故事情节过于单调,在堂吉诃德和桑丘行侠仗义主题之外,还插入两篇不相关的独立小说 ……
小说理论讲究故事情节有始有终。《堂吉诃德》虽然是一部古老的小说,结构处理方式有些笨拙,但在这一点上还是做得一丝不苟。
26章以前有几个悬念在这几章有了交代。首先是偷走桑丘灰驴的囚犯帕萨蒙特恰巧在路上遭遇堂吉诃德等几个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