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的白绢病防治

作者: meilin
位于: 园艺花卉

茉莉白绢病主要危害其茎基部,植株茎部先受害,而后沿茎干向上下蔓延,病部皮层组织坏死,形成白色网膜状物,并可蔓延至土壤表层。白色菌丝层上逐渐形成许多颗粒,初期为白色,后呈黄色,最后变成褐色油菜籽状的菌核。受害部位组织腐烂,有褐色枝叶溢出,并带有酒精气味

由于茉莉植株的养分和水分输导受到阻碍,而导致地上部分生长停滞、凋萎,花蕾发育不良,僵缩变红,直至枯死。病原为齐整的小核菌,菌核有越冬和传播病害的作用,在土壤中可存活4~6年。在连作、高温潮湿的条件下,尤其在6~7月雷雨季节,白绢病发生最多,当肥水管理不当、植株营养生长不良或土壤黏重、排水不好时,白绢病均易发生。病菌适宜发育温度为32~33℃,最高40℃,最低8℃。

防治方法

改善栽培条件,培育健壮的植株。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销毁。轻度发病的植株,可用自来水冲洗,再用生石灰100倍液消毒处理,然后再栽植稻清洁的培养土中。

在5月上旬(白绢病发病前)喷洒1:1:100波尔多液。10月中旬喷1次70%托布津1000倍液,防治效果显著。

白绢病发生后在茎基部周围浇50%代森铵1000倍液,隔7~10天1次,连续2~3次,再喷淋50%乙烯菌核利600~800倍液。还可用50%多菌灵8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70%五氯硝基苯1000倍液,或50%0.3波美度石硫合剂喷雾防治,药液也要喷洒到表土上。此外,还可用五氯硝基苯与细土适量拌和,均匀撒在土面,半个月后再撒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