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B6的性质与来源

作者: meilin
位于: 营养知识

1926年,科学家在设法使老鼠引起糙皮病的实验时,在饲料的研究中已开始发现维生素B6缺乏可引起一些疾病。1936年Gyorgy将吡哆醇与B族其它成分区分开来,称为维生素B6,然后在1939年完成其结构的测定和人工合成。

在自然界中,维生素B6主要与蛋白质结合而存在,酵母和米糠是丰富的来源,种籽和谷类中含量也不少,特别是在胚芽中含量较高,米糠中的维生素B6小部分呈游离状态,大部分为结合状态,加强酸加热易于水解。它存在于很多动物组织中,在肝脏中浓度很高,牛羊的反刍胃中的细菌能合成维生素B6。维生素B6不仅包括吡哆醇还包括吡哆醛和吡哆胺,三者在自然界中均存在。

维生素B6的性质

烟酸吡哆醇是白色、无臭有微苦味的晶状固体,在205-209摄氏度熔化并略分解。它无旋光性,甚易溶于水(1:4.5),略溶于乙醇(1:90)与丙酮中,不溶于乙醚和氯仿。本品在酸性溶液专用稳定,加热至120度亦不分解(吡哆醛和吡哆胺在高温时易迅速破坏),中性或碱性溶液能被紫外线破坏。游离的吡哆醇是无色晶状固体,在160摄氏度熔化,溶于水、丙酮与乙醇中,微溶于乙醚、氯仿中。

吡哆醇、吡哆醛与吡哆胺暴露在光中均易被破坏,在中性或碱性溶液中,在紫外光照射下,破坏最迅速。在0.1N酸中,虽然三种维生素B6对光都比较稳定,但吡哆胺却为敏感,光对维生素B6的分解作用,不因空气的存在而受影响。

在5N硫酸或盐酸溶液中,三种维生素B6在100摄氏度时都很安定,只有在碱性溶液中,吡哆醛对热不安定,在室温中,三种维生素B6对一些弱的氧化剂如碱性二氧化锰或中性的过氧化氢都是安定的。但它们在室温中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或二氧化锰破坏,在硝酸、高锰酸钾或双氧水中加热亦可使之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