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维生素D是怎样形成的?

作者: meilin
位于: 营养知识

维生素D是类固醇类衍生物。天然维生素D有两种,即维生素D2和D3,D2来源于植物,又称麦角沉钙醇或麦角骨化醇;后者来源于动物,又称胆骨化醇。维生素D可以从食物摄取,也可以由人体合成。皮肤含有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作用而形成维生素D3,每日约可形成200-400国际单位。经测定人体血液中的维生素D3含量表明,成人晒一天太阳合成维生素D3的量相当于每日口服100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也就是每日生理需要量的100倍。因此,充分接受阳光照射,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的措施之一。

维生素D3首先在肝脏经肝细胞线粒体重羟化酶的作用形成25羟维生素D3(以下简称25(OH)D3),它是维生素D在血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正常人血液中的含量为20-30毫微克/毫升,它在血浆中于α2-球蛋白结合而运输。25-(OH)-D3对靶组织的作用较小,只有在大剂量时才呈现活性。

动物实验证明,25-(OH)-D3抗佝偻病的效能比维生素D3强2-3倍。25-(OH)-D3经血液运送至肾脏近曲小管上皮后,在线粒体的1α-羟化酶系统的催化下生成1,25-(OH)2-D3在肾脏生成并释放,又随血中钙磷离子水平的高低而调节,并作用于远距离靶组织。

这些特定,都与激素的特点一致,故有人认为它是钙动员激素,而将肾脏看成是分泌这种激素的内分泌腺。它还有和维生素不同之处就是维生素多半是在机体代谢中起到辅酶作用,而维生素D则不然,它的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它是通过调节酶或其他化学反应来调节机体的代谢功

能。从各方面来说,除它需要由食物摄取这一点外,进入机体后完全与一个激素一样,所以严格地说,它是一个前体激素。

肾脏线粒体中还存在24-羟化酶,可使25-(OH)-D3羟化为24,25-(OH)-D3,但其活性要比1,25-(OH)2-D3低。最近报告24,25-(OH)2-D3也可以在软骨和小肠合成,正常人血清含量为3-4毫微克/毫升。

前一篇: